“錯峰乘公交車出行,上班族更輕松,老年人更安全!”最近天氣轉(zhuǎn)暖,早高峰乘公交車出行的老年人增多。3月13日,為減輕早高峰的乘車壓力,太原公交五公司四車隊的工作人員倡議錯峰出行,很多老年乘客接受了他們的意見,并幫忙在老友當中展開宣傳。(3月15日《太原晚報》)
一直以來,對于老年人是否應該錯峰出行,爭論不斷。有年輕人認為,老年人退休了時間充裕,出行應該避開高峰期。也有人認為,老年人辛苦了一輩子,他們的行動自由不應受到限制,而且讓老年人改變多年養(yǎng)成的生活習慣也不容易。
其實,老年人錯峰出行的好處頗多。早晨是不少疾病的高發(fā)時段,早高峰的公交車廂比較擁擠,空氣質(zhì)量差,再加上有的老年人為了趕車還會小跑一段,可能導致舊疾復發(fā)。在高峰期,道路上車多人多,行駛途中,公交駕駛員難免因為一些突發(fā)情況采取緊急剎車等措施,老年人如果沒有坐好扶好,加上自身穩(wěn)定性差、行動較為遲緩,極易摔倒。很多老年人早晨乘車外出是為了購買新鮮蔬菜,早晨的菜雖然新鮮,但買回去也要放到中午或晚上才會食用,有時甚至是第二天,現(xiàn)在市場供應充足,所以早買菜和晚買菜的效果是一樣的。
用強制手段限制老年人的出行自由既違背社會公平,也有悖于尊敬老人的社會風尚。老年人根據(jù)自身情況,主動提出錯峰出行的行為是值得提倡的,體現(xiàn)了社會溫情和城市文明。因此,在錯峰出行的問題上,應該以倡導為主、自愿為先,尊重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和出行意愿,不要給他們徒增心理負擔。
同時,相關(guān)部門也要加大宣傳力度,積極倡導錯峰出行,讓老年人明白其中的社會效益。社會老少和諧,才能美美與共。